日本:拉攏東協 制衡中國
2013年12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末在東京舉行的日本東協特別首腦會議上日本和東協(ASEAN)十國發表聲明,表示要實現航空自由和海上自由,保障飛行自由。雖然聲明中沒有提到不久前中國設置的東海"防空識別區",但是聲明中有關航空自由和海上自由等內容的表述顯然是針對中方的"防空識別區"。
日本首相安倍在特別首腦會議上言辭明確地警告中國不要在地區進一步製造緊張氣氛。安倍強調說:"我們要求中方收回所有違反這些原則的舉措。"日本並不是東協成員國。但是東協已經成為日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重點。日本和東協十國還在特別首腦會議上慶祝雙方結成夥伴關係40周年。
重點:東南亞國家
2012年12月安倍上台以來已經出訪了25個國家,除了美國、俄羅斯和中東地區多個國家之外,安倍訪問了東協全部10個成員國。一年來安倍沒有訪問過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他希望通過密集的外交之旅填補2006年以來日本政壇走馬燈似的政府更迭造成的外交真空。安倍的外交原則是以全球性眼光看待世界。換句話來說,就是安倍通過一副"中國眼鏡"審視這個世界。
在亞洲地區這一外交原則也就意味著,日本加強同友邦和夥伴國在政治和經濟各層面的聯絡,以中國的對手的身份活躍於亞洲舞台。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緬甸。日本先是免除了緬甸27億美元的債務,之後又替代中國成為緬甸國內最大的投資國。有報導稱,在上周末舉行的日本東協特別首腦會議上,日本承諾向緬甸提供6.1億美元的貸款,主要用於改進緬甸的基礎設施建設。
日本投資東南亞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上半年日本在東南亞國家的投資總量增長了89%,約合70億歐元。日本汽車企業和電子集團在東南亞國家修建新工廠。日本利用發展援助和投資等方式鞏固同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係。上世紀60年代以來日本就成為亞洲的最大援助國,很多國家認為日本這樣做是對二戰中侵略行為的一種負罪補償。儘管背負著巨額國債,日本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淨債權國。不過日本大多是在基礎設施領域提供貸款,而且貸款往往是發放給有日本企業參與的項目。
上周末日本在日本東協特別首腦會議上許諾未來5年向東協國家提供140億歐元的貸款也部分屬於上述情況。安倍在會議召開前同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商談協助馬來西亞發展"高鐵"的機會。馬來西亞計劃在新加坡和吉隆坡之間修建一條全程只需90分鐘的高速鐵路。安倍向納吉布大力推薦日本的新干線技術。納吉布雖然表示招標活動是公開的,但是他的"東進政策"當然用意在於擴大同日本的經濟和戰略關係。
投資? Yes! 新帝國主義? NO!
雖然日本有著不光彩的殖民史和侵略史,但是亞洲仍是有很多國家樂於看到日本成為東南亞地區唯一能和中國形成抗衡的國家。繼菲律賓之後,日本現在也要向越南出售巡邏艇。不過東南亞國家也不希望看到日本重走軍國主義舊路。印尼總統蘇西洛在對日本為改善地區安全狀況做出努力表示歡迎的同時,也提醒日本保持軍費開支透明化。
本周二,日本內閣表決通過,將2014年至2019年的國防開支提升至24.7兆日元(相當於1740億歐元),其中包含購買3架無人機、28架F35戰機、5艘潛艇、2艘裝設反導彈系統的驅逐艦和52輛兩棲車輛。與此同時,日本在周二通過新防衛政策,未來將建立"共同防衛力量",以同時抵禦陸海空三方面的襲擊。日本希望借此向亞洲夥伴國顯示,日本的軍事策略仍然是防禦性的。
作者:Martin Fritz 編譯:洪沙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