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方向正確,步伐太小

2012年2月1日

正如人們的期待,歐盟峰會為加強財政紀律,推出了新的財政公約。德國之聲記者Bernd Riegert認為,許多問題仍然懸而未決。

https://p.dw.com/p/13twi
Kommentar Grafik für das chinesische Programm, Artikelbild 330x244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其他國家被看作是"鐵女人",她沒有背叛自己。她宣佈了旨在戰勝歐債以及信任危機的解決方案,雖然只是很小的步驟,但方向正確。歐盟最近的這次峰會顯示,該機構在以公分速度前行,但無論如何,是在前行。此前,金融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世界銀行放出的訊號,即歐洲各國,首當其沖自然是德國,只有投入更多的資金,方能解除國家破產的危急。慶幸的是,峰會時,這一呼聲沒再出現。在之前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梅克爾總理就宣佈說,她不會為壓力所動。

一切都變得更複雜

Deutsche Welle Bernd Riegert Zentrale Programmredaktion, Querschnittsthemen. Foto DW/Per Henriksen 10.11.2011 DW1_7875
德國之聲記者Bernd Riegert圖片來源: DW

歐盟峰會更多地是向潛在的投資者釋放了訊號:朝這兒看!我們打造了一個更為嚴格的財政制度,保證今後遵守財政規定。不過,它能否讓金融市場信服,卻是另外一回事。因為"財政公約"這一名稱聽上去就很不舒服,而發揮作用,需要更長時間。債務剎車或者財政平衡規定,都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發揮影響。除此之外,很多細節還有待澄清。這一財政公約存在著先天不足,27個歐盟成員國並非步調一致。英國和捷克都不參加這一公約。不過,有25個國家在文件上簽字,本身就是成功。

如果公約中規定的懲罰制度得以運用,那麼,新條約將真的能夠約束歐洲各國借貸時遵守財政紀律。一些程序內容並不新,它們已是歐盟法律的一部分。歐洲為這一公約付出的新代價是,一切都會變得複雜:歐元區有17個成員,歐盟有27個成員,其中25個參加了財政公約,有關的法律程序以及對誰負責並不明晰。今後,誰應該在什麼時候同誰召開怎樣的峰會,並沒有得到澄清。這一點的討論被推遲到今年3月的峰會上。人們擔心,歐洲以外的投資者,如果他們不諳熟歐洲法律,很難讀懂公約的內容。

目前的核心角色由歐洲央行扮演

在本次峰會上,希臘和擴大拯救基金不是主要話題。它們被延期討論。歐洲穩定機制 - 這個為歐元基金生造的詞匯,雖然得到法律確認,但今天人們就已清楚,它的5000億歐元的價值仍然太小,不足以阻止信任危機的擴散。

還有人記得將拯救基金能量翻倍的槓桿理論嗎? 現在沒有人再談起它了。投資者並不信任這一模式。梅克爾總理爭取到的私人債權人參與國家財政整頓,現在也沒有了下文。希臘一次性的債務減記也被看作是一大敗筆,因為市場對購買國家債券表示出特別的冷淡。而歐洲答應為國際貨幣基金籌集的2000億歐元到哪裡去了?不是說2011年聖誕節前,這筆錢就會到位的嗎?

能混就混的方式還在大行其道。德國總理梅克爾稱它們是一些細碎的步子。她沒有背叛自己。但這還能維持多久呢?這要看歐洲央行是否齊心協力。歐洲央行在聖誕節前向歐洲銀行提供了5000億歐元的廉價貸款,這才使歐洲金融系統不至崩潰。可見,目前的關鍵是歐洲銀行,是它而不是財政公約,也不是歐洲最高層政治家,扮演著拯救歐元的核心角色。只是政治領導人不這樣看罷了。

作者: Bernd Riegert  編譯:李魚
責編: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