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建交40年
2012年10月1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一個位於歐洲心臟的相對較小的工業國,經過希特勒法西斯年代、克服東德時期後,以民主和法治國家而自豪。一個一黨專制國家,擁有十多億人口、領土廣袤,面積如同一個大陸:德國與中國這兩個夥伴國之間差異迥然。然而,正是這一關係40年來的發展,超出人們哪怕最大膽的設想。
德中之間特殊關係的明證之一是政府磋商會議。8月底,德國內閣半數前往北京。去年,中國總理帶領13位部長來到柏林。2004年,雙方宣佈建立"全球責任中的戰略夥伴關係"。兩國專家、部長、國務秘書、政府總理有超過30次定期會晤。德中大學之間有500餘個合作項目。甚至還有5家合作研究機構。許多城市之間建立友好關係。簡而言之:德國僅與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國家保持這樣一種密集的交流。
經濟享有優先權
德中關係的核心體現在一個數字上:1400億歐元。這是2011年雙邊商品交易額。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歐洲是中國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反過來,中國是德國產品第五大出口目標國,是德國在歐洲以外第二大貿易夥伴。在特裡爾大學的海爾曼(Sebastian Heilmann)教授看來,經貿合作在德中關係中具有最高優先地位。"在經貿關係之外,其它所有的方面都或多或少居次要地位。目前雙方是互補的關係,也就是說,德國提供中國所需要的東西,中國提供德國所需要的東西。「
新開端可追溯至1957年
早在正式建交前,1957年,聯邦德國與中國就簽署了首份協議,但不是政府間,而是德國經濟界東方委員會與中國貿促會之間。當時德方首席談判代表是工業家馮‧阿梅龍根(Otto Wolff von Amerongen)。2007年去世的他曾向德國之聲表示:"當時我們不希望已經存在、但是因政治變革而發生巨大變化的貿易關係從此落空。"
尼克森的意外訪問
冷戰期間,德國與歐洲分成兩大陣營,美蘇對峙。對抗的高潮時期,1972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國務卿季辛吉出人意料地飛往北京。按照"敵人的敵人是朋友"這一邏輯,他們開始打"中國牌"。毛澤東獨掌大權的中國與曾經的共產主義老大哥決裂。曾任德國駐廣州領事的歷史學家倫格(Wolfgang Runge)認為,尼克森訪問文革中的中國是1972年關鍵性的世界政治大事,也對西德政策產生影響。"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獲得常任理事國席位後,各國爭相前往北京,德國不能、也不願冒落後的風險。"
毛派往波昂的人
1972年,毛澤東派記者王殊前往前西德首都波昂,名義上是新華社的通訊員。實際上,王殊要打探與西德建交的可能性。很快,原則上的一致就達成了。王殊後來回憶與德國前外長謝爾(Walter Scheel)的會面時說,他與謝爾會面後,僅談了10分鐘,雙方就均表示同意建交。不過,之後對雙邊協議的具體細節又進行了40天的艱苦談判。1972年10月11日,德中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同年,雙方簽訂貿易協議。但最初,貿易規模還很小:1973年,即建交後首年,雙邊商品貿易額僅為100萬德國馬克。
天安門
直到1978年,鄧小平的改革政策才給中國經濟、以及德中關係帶來活力。然而,1989年關係出現首道裂紋:6月4日血腥鎮壓中國民主運動使得德中關係進入冰凍期。但前外交官倫格回憶說,這一時期並不持久。"有趣的是,這一中斷的時間有限。從未有過全面的貿易禁運令。自1991年起,雙邊貿易額就已經恢復到1988年的水準,90年代的經貿合作一直處於上升階段。"
柯爾的"亞洲戰略"
1993年,前總理柯爾領導的聯邦政府推出新的"亞洲戰略"。其中將亞洲描述為有巨大未來前景的地區,呼籲德國經濟界前往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投資。德國的對華政策進一步成為促進貿易的工具。德國總理訪華總是有龐大的企業家代表團隨同前往。訪問的成功與否往往以經濟協議的數量和金額來衡量。直到今天仍是如此,即便法治對話和人權對話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平台,雙方可以交流各自不同的價值觀。
本周初(10月8-9日)德中在威斯巴登舉行人權對話。聯邦政府人權專員勒寧(Markus Löning)向德國之聲表示,40年的外交關係,人權對話仍非易事。"當然,我們每次都會談到的棘手話題是言論自由,以及政治權利方面的問題。我們這次也談及法輪功的處境。有一系列困難的話題,而其中之一是,如何就人權問題進行理智的討論。中方指責我們實行的是'大喇叭外交政策'。我們發現,我們向外公開一些訊息的時候,中方很難接受。"
作者:馮海因(Matthias von Hein) 編譯:苗子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