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建交40年
2012年10月1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一个位于欧洲心脏的相对较小的工业国,经过希特勒法西斯年代、克服东德时期后,以民主和法治国家而自豪。一个一党专制国家,拥有十多亿人口、领土广袤,面积如同一个大陆:德国与中国这两个伙伴国之间差异迥然。然而,正是这一关系40年来的发展,超出人们哪怕最大胆的设想。
德中之间特殊关系的明证之一是政府磋商会议。8月底,德国内阁半数前往北京。去年,中国总理带领13位部长来到柏林。2004年,双方宣布建立"全球责任中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专家、部长、国务秘书、政府总理有超过30次定期会晤。德中大学之间有500余个合作项目。甚至还有5家合作研究机构。许多城市之间建立友好关系。简而言之:德国仅与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国家保持这样一种密集的交流。
经济享有优先权
德中关系的核心体现在一个数字上:1400亿欧元。这是2011年双边商品交易额。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欧洲是中国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反过来,中国是德国产品第五大出口目标国,是德国在欧洲以外第二大贸易伙伴。在特里尔大学的海尔曼(Sebastian Heilmann)教授看来,经贸合作在德中关系中具有最高优先地位。"在经贸关系之外,其它所有的方面都或多或少居次要地位。目前双方是互补的关系,也就是说,德国提供中国所需要的东西,中国提供德国所需要的东西。“
新开端可追溯至1957年
早在正式建交前,1957年,联邦德国与中国就签署了首份协议,但不是政府间,而是德国经济界东方委员会与中国贸促会之间。当时德方首席谈判代表是工业家冯·阿梅龙根(Otto Wolff von Amerongen)。2007年去世的他曾向德国之声表示:"当时我们不希望已经存在、但是因政治变革而发生巨大变化的贸易关系从此落空。"
尼克松的意外访问
冷战期间,德国与欧洲分成两大阵营,美苏对峙。对抗的高潮时期,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国务卿基辛格出人意料地飞往北京。按照"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一逻辑,他们开始打"中国牌"。毛泽东独掌大权的中国与曾经的共产主义老大哥决裂。曾任德国驻广州领事的历史学家伦格(Wolfgang Runge)认为,尼克松访问文革中的中国是1972年关键性的世界政治大事,也对西德政策产生影响。"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后,各国争相前往北京,德国不能、也不愿冒落后的风险。"
毛派往波恩的人
1972年,毛泽东派记者王殊前往前西德首都波恩,名义上是新华社的通讯员。实际上,王殊要打探与西德建交的可能性。很快,原则上的一致就达成了。王殊后来回忆与德国前外长谢尔(Walter Scheel)的会面时说,他与谢尔会面后,仅谈了10分钟,双方就均表示同意建交。不过,之后对双边协议的具体细节又进行了40天的艰苦谈判。1972年10月11日,德中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双方签订贸易协议。但最初,贸易规模还很小:1973年,即建交后首年,双边商品贸易额仅为100万德国马克。
天安门
直到1978年,邓小平的改革政策才给中国经济、以及德中关系带来活力。然而,1989年关系出现首道裂纹:6月4日血腥镇压中国民主运动使得德中关系进入冰冻期。但前外交官伦格回忆说,这一时期并不持久。"有趣的是,这一中断的时间有限。从未有过全面的贸易禁运令。自1991年起,双边贸易额就已经恢复到1988年的水平,90年代的经贸合作一直处于上升阶段。"
科尔的"亚洲战略"
1993年,前总理科尔领导的联邦政府推出新的"亚洲战略"。其中将亚洲描述为有巨大未来前景的地区,呼吁德国经济界前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投资。德国的对华政策进一步成为促进贸易的工具。德国总理访华总是有庞大的企业家代表团随同前往。访问的成功与否往往以经济协议的数量和金额来衡量。直到今天仍是如此,即便法治对话和人权对话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双方可以交流各自不同的价值观。
本周初(10月8-9日)德中在威斯巴登举行人权对话。联邦政府人权专员勒宁(Markus Löning)向德国之声表示,40年的外交关系,人权对话仍非易事。"当然,我们每次都会谈到的棘手话题是言论自由,以及政治权利方面的问题。我们这次也谈及法轮功的处境。有一系列困难的话题,而其中之一是,如何就人权问题进行理智的讨论。中方指责我们实行的是'大喇叭外交政策'。我们发现,我们向外公开一些信息的时候,中方很难接受。"
作者:冯海因(Matthias von Hein) 编译:苗子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