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殺手:垃圾
2012年2月21日印度尼西亞坦格讓市(Tangerang)郊區有一座垃圾處理廠,它為周邊的居民帶來了幸福。2010年以來,它不僅使街道變得乾淨,而且,還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在300平方米的廠區裡,收集起來的垃圾被分門別類進行處理,或回收利用,或用來生產堆肥。每天有15輛帶拖斗的摩托車穿梭於市區,收集垃圾,每天的收獲可達400公斤。
垃圾處理廠的員工對垃圾進行分類:紙張、玻璃、塑料、有機廢料等被一一分門別類,可回收利用的材料繼續出售。有人甚至就地取材,製作有用的東西,例如用塑膠袋或果汁盒子做成錢包或口袋。而果皮及蔬菜、穀物的廢料等有機垃圾則用來生產堆肥,然後裝袋出售。購買這些天然肥料的客戶主要是植物園和園藝作坊。只有三分之一的垃圾無法利用,被倒入垃圾場。
村民自己動手解決垃圾問題
對村民們來說,垃圾處理廠為他們創造了一條新的生財之道,同時也順水推舟,為保護氣候作出了貢獻,因為,這一來他們減少了垃圾堆所排放的甲烷氣體。甲烷對氣候的危害比二氧化碳高二十倍。根據發展援助組織「德國波達」(BORDA Germany)的統計,坦格讓市每年減排甲烷達130噸。
「德國波達」也是為坦格讓市居民建垃圾處理廠提供援助的機構。該組織由德國聯邦發展援助部提供資金,三十多年來,致力於改善貧困國家的生活狀況。該組織負責人安德烈亞斯•烏爾裡希(Andreas Ulrich)說:「雖然印尼有市屬的垃圾處理站,但效率低。」這裡每天有成千上萬噸垃圾,「公共機構不堪重負。」
印尼峇里島上的居民也自己動手,解決垃圾問題。2008年,特美斯村建起了一座堆肥廠。這裡85%的垃圾是有機物質,可以加工成天然肥料;5%的垃圾能夠回收利用;僅有10%的垃圾最後倒進垃圾場。
為堆肥頒發減排證書
對於當地居民來說,這個堆肥項目也是賺錢的好機會。為瑞士組織「我的氣候」(myclimate)負責回收利用項目的托馬斯•奮斯特瓦爾德(Thomas Finsterwald)說:「問題在於,生產過程中耗能量大的化肥仍受到國家補貼。」該組織參與了峇里島上這家堆肥廠的投資。由此而減排的溫室氣體──每年約有350噸甲烷──以減排證書的形式賣給旅行社等機構,用以補償坐飛機旅行所造成的碳排放。
坦格讓市和峇里島兩地的項目也改變了人們對垃圾問題的看法。如今,小學生們就已經在學習垃圾分類和堆肥的作用。隨著收入和就業機會的提高,這兩個地區慢慢富裕起來,人們也願意而且有能力支付垃圾費。在坦格讓市,每個家庭每月支付一歐元。這裡家庭的平均月收入為150歐元。
「德國波達」組織認為,這些創意很可能起到示範作用。迄今為止,該組織在印度尼西亞的15個類似的項目中投資12萬歐元。負責人安德烈亞斯•烏爾裡希說:「五年以後,僅印度尼西亞就可能擁有數以千計這樣的工廠。」在世界範圍內也有發展的潛力:據「德國波達」預計,2025年,全世界每天將產生180萬噸垃圾。
作者:Po Keung-Cheung
責編:當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