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中美貨幣之戰一觸即發?
2010年3月21日去年12月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峰會上,曾經發生了相似的一幕。中美兩國代表團的媒體官員互對對方說"不"。這一嘈雜之聲或許正可以用來象徵兩國之間目前的"人民幣匯率"之爭。
"世界需要中國,中國需要世界"
曾幾何時,中國因在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堅持人民幣不貶值的做法讓世人刮目相看,廣受讚揚。這一做法在國際上被公認為是穩健之舉,不僅使同樣受大衝擊的中國經濟在翌年即全面恢復,而且為整個東亞、亞洲以及全球經濟度過難關助了一臂之力。
隨著國勢增強,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日漸提高。"世界需要中國,中國需要世界"幾成國際共識。對中國的政治社會制度、文明發展程度雖褒貶不一,但國際社會、各國政府對中國的重視以致尊敬態度卻不一而同。2001年12月,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2008年2月,北大教授林毅夫被任命為世界銀行常任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2010年2月,中國央行副行長朱民被任命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特別顧問,在在昭示著"財大氣粗"的中國已在國際間擁有與其身份相當的"地位"。
2009年7月21日,歐巴馬總統在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議開幕講話中的這一表態該說是"言為心聲",再清楚不過地顯示了作為全球最發達國家對全球最大新興國家的重視。及至去年11月歐巴馬訪華,至少在輿論上,兩國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戰略合作關係上達到"高點","2G"-"兩國集團"的說法"不脛而走"。
美國對中國產生不滿情緒
然而,在美國經濟長期不振,中國經濟卻保持30年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美國國內卻早有對中國的不滿"暗流"。在兩國貿易中,中國長期出超,年復一年,盈餘大幅增長。從1999年到2007年,對美順差就由700億美元增至2400億美元。2008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美國最大債權國。雖遭受全球金融經濟危機影響,至2009年底,中國外匯儲備達到2.2兆美元,為全球之冠。與此同時,尤其受戰後最大金融危機之累,美國債務負擔創下12.2兆美元的歷史新紀錄,2009年底,美國失業率達10%,市場對美元失去信心。
2008年7月,在全球金融風暴之中,北京開始將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拴在一起,取"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之態。這一做法卻引起世界各主要貿易國,尤其是美方的不滿。美方認為,美國在與中國的雙邊貿易中始終巨額逆差,最大原因便是中國"元"幣值被人為長期壓低,導致美方產品相對昂貴,中國輸美商品則因廉價得益,違背公平貿易精神。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向人民幣「開火」
隨著中國在對美貿易方面的入超年年大幅增加,美國方面的不滿之聲高漲,一再呼籲中方首先從貨幣改革入手,實行真正的自由貿易。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這麼一個世界,在那裡,中國的盈餘不會給我麼帶來任何好處…在那裡,中國的盈餘是以其它地方的就業機會為代價得到的。"
作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的這一說法具有強大影響。
面對美國方面的指責,中方的通常說法是,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是中國對世界經濟的重要貢獻。
在2009年7月的美中首次戰略和經濟對話會議上,新任美國財長蓋特納首次建議在最高對話層面將貨幣操縱問題作為正式議題。根據著名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 G.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提供的數據,中國人民幣幣值被長期低估25-40%,從而在與美、歐、日等世界主要經濟實體的雙邊貿易中連續實現大幅出超。克魯格曼就此表示-
"一種理智的估算是,如果中國停止這種人為造成的出超,那麼,對這些所涉及的國家而言,就會帶來份量大致相當的積極的淨出口;…如果中國停止這樣的出超,將意味著1%的GDP增長。"
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越來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看法在國際上並非孤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以及歐盟等國際組織和地區多年來也一再呼籲北京調整人民幣匯率政策,以促進雙邊及全球貿易平衡。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的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其年度報告中均提出匯率問題。及至今年的3月1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幹事斯特勞斯-卡恩(Strauss-Kahn)在布魯塞爾確認,"人民幣嚴重低估"。
重要國際組織的這一態度自然使美國方面更確信了自己的觀點。
今年2月,歐巴馬总统在對企業界人士發表的一次講話中,敦促中國向"以市場為導向"的匯率機制過渡,幫助全球經濟恢復平衡。他並提出,在對外貿易中入超的國家需要更多儲蓄和出口,而出現盈餘的股價則需要提振消費,擴大國內需求。
當月,歐巴馬总统主持成立"貿易內閣",要求在5年內使美國外貿總額增加一倍。與中國外貿的巨大入超問題裡所當然成為"眾矢之的"。要求中國改變匯率政策的呼聲再度高漲,成"緊鑼密鼓"之勢。
3月15日,130名超黨派國會議員致函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直指低估幣值的人民幣形同對中國企業的補貼,要求政府機構動用一切可用資源,促使中國結束匯率操縱。這在美國歷史上尚屬首次。3月16日,更有14名議員聯手向參議院提交一份法律草案,要求審議。根據該草案,美國不僅可對被確認"操縱貨幣"的國家,而且也可對"有意錯誤估計本國貨幣幣值"的國家課以懲罰性關稅,以保護本國經濟利益。
中國反擊對人民幣的攻勢
美國方面這一大有"風雨欲來"之勢的對華攻勢正值中國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召開前後,引起中方強烈反響。以溫家寶總理為首,中國各主要部門及其負責人紛紛表態,駁回美方的指控。溫家寶在人大會議閉幕記者會上以罕見的直截了當的口吻稱,相關的指控"完全不符合事實"。他指出,自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也就是"世界經濟十分困難的時期",人民幣並沒有貶值,實際有效匯率升值了14.5%。也就是說,中國對美貿易的入超並非經由"元"的貶值而獲得,相反,-
"在國際金融危機和蔓延期間,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是對世界經濟復甦作出了重要貢獻。"
不僅如此,溫家寶總理"反戈一擊",要求美方作出足夠能力,保持國際間對美國商業信用的信心,保障中國在美資產的安全-
"我們把資產借給美國,當然,我們擔心資產的安全。說老實話,我的確非常擔心。"
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則乾脆稱美國是在把經濟、匯率問題"政治化"。他並指摘美方在對華出口方面諸多設限,例如限制對華出口高端技術,實屬"害人不利己"行為,因為,它不僅對雙方企業不公,而且與美國當前增加就業、恢復經濟的迫切目標背道而馳。
針對美方關於貿易不平衡的指摘,中國商務部一名發言人3月17日解釋說,貿易逆差不是人民幣匯率所致,而是全球化的結果和現象,並提醒美國在面對經濟問題時,要做自由貿易的倡導者,而不是阻礙者。
3月18日,中國當局再度顯示強硬立場。外交部一名發言人直稱美國提出的升值人民幣的要求是"不公平和有害的"。他表示,應以平心靜氣和理性的態度來解決圍繞人民幣匯率的爭議。
中國各大媒體亦集中造勢,對美方發出反擊。不出意外,其總調子是:人民幣匯率穩定不僅幫助中國經濟起穩回升,而且因進口增加,也為其他經濟體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增長計劃。
在媒體的大量報導中,一些公眾人物認定近期美國發難匯率問題是政治化做法的言論,十分搶眼。中國世界政治經濟學會會長程恩富稱,美方此舉既是經濟行為,也有政治目的。國際經濟關係協會一名常務理事稱,美國是因中國經濟實力和影響力上升認為自己的國際地位受損,而將匯率問題作為打壓國家競爭力的手段和政治籌碼。
匯率爭執是否有緩和可能
美中兩國圍繞人民幣匯率的爭議目前呈現的劍拔弩張態勢的背後似乎又有弦外之音,給各方帶來一線希望。
"在外匯儲備這個問題上,我們第一位要考慮的是保證資金的安全,其次是要考慮國際金融體制的穩定。"
溫家寶總理的這一說法可被解釋為中國在貨幣問題上不會做出"無理之舉"。換言之,中方不會迫於外界壓力無視自己的利益,同時,又會"擇善而行"。溫家寶的這一表態當為定調之言。
果不其然,中國商務部發言人16日便表示,隨著中國融入市場化進程,人民幣匯率機制會愈來愈成熟。中國媒體則指出,根據中國央行在其2009年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的建議,中國將按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發揮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基礎作用,保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這等於是間接告知世人,中國願意在貨幣匯率問題上採取合作態度,除拒絕實施向2005年那樣的一次性大幅升值人民幣外,中方有可能在中期內實行人民幣的升值。多數專家相信,下一次升值幅度有可能在3%上下。
各方期待中美謹慎行事
其實,包括美國在內,國際上公認的看法是,即使是最重要國家貨幣的匯率也不是造成貿易失衡的唯一原因,因而,也不是解決貿易失衡的唯一藥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幹事斯特勞斯-卡恩在3月17日的布魯塞爾講話中便鄭重提到了這一點。力主美國政府在貨幣匯率問題上對中國施壓的那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的看法也基本一致:
"這不是說,一旦人民幣不再被低估,我們就會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它(人民幣比值問題)是重要的,是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中國的貨幣政策能夠有所改變,那麼,它將有助於這個世界。"
鑑於美中兩國在國際上所處的舉重輕重的地位,各方都期待著兩國謹慎從事,避免兩國間真的爆發貨幣大戰,貿易大戰,那將不僅是兩國的不幸,也是全球的不幸。
美中兩國最終誰會走出能為對方接受的第一步,緩解人民幣匯率之爭、貨幣之爭呢?
作者:凝煉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