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樹下的禮物
2003年12月15日聖誕節前第四個星期日,是第一個基督降臨日(Advent),各商場超市、聖誕市場早已緊鑼密鼓,忙著把各色蠟燭、彩燈、掛飾擺放得滿坑滿谷。孩子們要買電動玩具,成年人則中意於家用電器、Esspresso咖啡機、香水化妝品,為商家製造了大好商機。消費心理宛如肥皂泡,越是使勁鼓吹,便越發拚命膨脹,慾望和負擔雙面擴張。
市中心鬧市區又搭建起售貨小木屋,一到夜晚便被人群圍聚得水洩不通。熱騰騰的香料葡萄酒(Gluehwein)散著酒香,剛烘焙出爐的糕點引人垂涎,還有新炒制的糖衣杏仁由不得你不想嘗鮮,這些氣味彌散在城市的空氣裡,彷彿提醒人說:聖誕節快來啦!快買禮物吧!
可是買點什麼好呢?可你走入琳瑯滿目的商場,這個問題便撲面而來。花錢要適度,禮物要稱心,皆大歡喜的場面有時很難經營。根據去年的數字統計,德國人為買聖誕禮物共花費80億歐元。柏林自由大學的教育專家Friedrich.Rost表示,這筆錢其實並非絕對必要的支出,因為在德國這樣的發達工業國家,人們完全可以自行負擔自己的需求,不必指望別人來送禮。
她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採訪時說:「問題的核心重點是:我們實際上並不需要這些禮品,因為我們平時早已買好了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聖誕送禮的關鍵之處在於:我們該給一個什麼都不缺的人買什麼?」
既然如此,又究竟是什麼意念驅動著人們如此不辭辛苦,走街穿巷地為家人和朋友尋找禮物呢?Rost說:「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尤其是兒時的記憶,禮物可以給人帶來由衷的欣喜。」
Friedrich.Rost指出,無償的付出和給予,能夠穩固人際關係。禮物化解了誤會和敵意,化干戈為玉帛。在這種意義上,聖誕禮物並不是無用的浪費。送禮的一方希望對家人朋友表達關愛,展示自己的慷慨。當然,這只有當禮物合宜時方能奏效。
越是希望禮物充當人事關係的潤滑劑,越是應該精挑細選合適的禮物。它不應該太貴重,也不應該太便宜,還要深合送禮對象的個性及喜好。
而對於受禮的一方來說,雖然有時禮物差強人意,毫無品位可言,也應該出於禮貌表現地高興一些,盡可能慇勤地答謝對方。慕尼黑大學倫理學教授Rainer.Wehse認為,最重要的不是禮品本身,而是送禮和受禮的態度方式。
他說:「禮物的背後是一個符號,一種社會規範,這和階層、宗教、文化、國家息息相關。比方說,德國人送花無需包裝,而英國人卻習慣把它包裝好,收到禮物的人要當場把它打開。而到了法國,禮物只有在客人離去後才能被拆除包裝。因此,禮物必須符合社會規範,如有抵觸,便會造成尷尬和不快。」
為了避免聖誕樹下的緊張氣氛,德國家庭往往另有高招:他們會在節前自行商討,確定禮物的價值、類型,甚至會在心願紙條上詳細描述禮物的型號、顏色、生產廠家──或者表明完全放棄任何禮物。
德國作家Hugo.Wiener寫過這樣一段聖誕故事:「聖誕前夜終於來臨。我們邀請Robinson夫婦、Goldmann夫婦,還有Wronski夫婦來作客。他們都來了,也帶來了他們的聖誕禮物:Robinson夫婦送我太太一瓶香水,送我一瓶剃須露;Goldmann夫婦送我太太一瓶香水,送我一瓶剃須露;Wronski夫婦送我太太一瓶香水,送我一瓶剃須露。我們也為客人們準備了禮物:送給每位太太一瓶香水,每位先生一瓶剃須露。」
(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