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树下的礼物
2003年12月15日圣诞节前第四个星期日,是第一个基督降临日(Advent),各商场超市、圣诞市场早已紧锣密鼓,忙着把各色蜡烛、彩灯、挂饰摆放得满坑满谷。孩子们要买电动玩具,成年人则中意于家用电器、Esspresso咖啡机、香水化妆品,为商家制造了大好商机。消费心理宛如肥皂泡,越是使劲鼓吹,便越发拼命膨胀,欲望和负担双面扩张。
市中心闹市区又搭建起售货小木屋,一到夜晚便被人群围聚得水泄不通。热腾腾的香料葡萄酒(Gluehwein)散着酒香,刚烘焙出炉的糕点引人垂涎,还有新炒制的糖衣杏仁由不得你不想尝鲜,这些气味弥散在城市的空气里,仿佛提醒人说:圣诞节快来啦!快买礼物吧!
可是买点什么好呢?可你走入琳琅满目的商场,这个问题便扑面而来。花钱要适度,礼物要称心,皆大欢喜的场面有时很难经营。根据去年的数字统计,德国人为买圣诞礼物共花费80亿欧元。柏林自由大学的教育专家Friedrich.Rost表示,这笔钱其实并非绝对必要的支出,因为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工业国家,人们完全可以自行负担自己的需求,不必指望别人来送礼。
她在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说:“问题的核心重点是: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些礼品,因为我们平时早已买好了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圣诞送礼的关键之处在于:我们该给一个什么都不缺的人买什么?”
既然如此,又究竟是什么意念驱动着人们如此不辞辛苦,走街穿巷地为家人和朋友寻找礼物呢?Rost说:“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尤其是儿时的记忆,礼物可以给人带来由衷的欣喜。”
Friedrich.Rost指出,无偿的付出和给予,能够稳固人际关系。礼物化解了误会和敌意,化干戈为玉帛。在这种意义上,圣诞礼物并不是无用的浪费。送礼的一方希望对家人朋友表达关爱,展示自己的慷慨。当然,这只有当礼物合宜时方能奏效。
越是希望礼物充当人事关系的润滑剂,越是应该精挑细选合适的礼物。它不应该太贵重,也不应该太便宜,还要深合送礼对象的个性及喜好。
而对于受礼的一方来说,虽然有时礼物差强人意,毫无品位可言,也应该出于礼貌表现地高兴一些,尽可能殷勤地答谢对方。慕尼黑大学伦理学教授Rainer.Wehse认为,最重要的不是礼品本身,而是送礼和受礼的态度方式。
他说:“礼物的背后是一个符号,一种社会规范,这和阶层、宗教、文化、国家息息相关。比方说,德国人送花无需包装,而英国人却习惯把它包装好,收到礼物的人要当场把它打开。而到了法国,礼物只有在客人离去后才能被拆除包装。因此,礼物必须符合社会规范,如有抵触,便会造成尴尬和不快。”
为了避免圣诞树下的紧张气氛,德国家庭往往另有高招:他们会在节前自行商讨,确定礼物的价值、类型,甚至会在心愿纸条上详细描述礼物的型号、颜色、生产厂家――或者表明完全放弃任何礼物。
德国作家Hugo.Wiener写过这样一段圣诞故事:“圣诞前夜终于来临。我们邀请Robinson夫妇、Goldmann夫妇,还有Wronski夫妇来作客。他们都来了,也带来了他们的圣诞礼物:Robinson夫妇送我太太一瓶香水,送我一瓶剃须露;Goldmann夫妇送我太太一瓶香水,送我一瓶剃须露;Wronski夫妇送我太太一瓶香水,送我一瓶剃须露。我们也为客人们准备了礼物:送给每位太太一瓶香水,每位先生一瓶剃须露。”
(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