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記者游記:「中國製造」覆蓋中亞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7年1月5日

德國「商報」記者延著古老的絲綢之路走了一趟。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市場上中國商品鋪天蓋地,中國商人無所不在,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國商人在中亞到處投資,尤其是能源業。絲綢之路也許將會變成能源動脈。德國之聲編譯這篇記者「游記」如下。

https://p.dw.com/p/9elV
吸引世界的地方: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短襪和石油

沃史城的市場上擁擠不堪。裝了太多貨的汽車鳴著喇叭,跟突突響的三輪機動車鑲嵌著。「讓開,讓開,讓開,」扛著貨的運輸工在狹窄的小巷裡怒吼著。一位老大爺推著一輛裝滿一捲一捲東西的手推車插入人群,那些東西上印著中文字「浙江布匹」。在這一片混亂當中站著古爾芭辛.薩萊滿庫諾娃,她在銷售短襪和內褲。這位27歲的女商人說:「我們所有的貨都來自中國。」

在吉爾吉斯斯坦城市沃史五彩繽紛的市場喧騰裡,它們無所不在:中國品牌如TCL,海爾,聯想。「中國製造」佔領了中亞。沃史在600年前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樞鈕,今天又成了亞洲最大的商品中轉地。以前在這裡討價還價的是絲綢和調料,而今天叫賣的是電腦、床單和短襪。

來自中國的並非只有大宗商品。最近這些年來,中央帝國越來越緊密地把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捆在了自己身邊。中國在這裡修建公路,鐵路,水電工程,油氣管道,不是為了這些國家的老「媽媽」俄羅斯,而是為了老「媽媽」以前的孩子們。中亞國家這些年獲得了一種重要的走廊功能:就能源供應而言,就與恐怖主義鬥爭而言,就毒品走私而言。

其它國家也要在這裡發揮影響,停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機場夕照裡的美國軍用飛機就說明了這一點。印度、伊朗、土耳其和俄羅斯也都在為控制這個地區流大汗。在德國當主席階段的歐盟同樣打算把焦點更多地聚在中亞地區。

尤其是富有原料的哈薩克斯坦受到激烈爭奪。克萊格.施台芬森在石油城阿爾瑪阿塔擔任亞洲開發銀行地區總裁。在他看來,政治和經濟影響力的爭奪戰在這裡早已定局。他說:「中國人在這裡無所不在。」在這個城市最高檔的賓館裡,中國人的出入也早已是人們最習慣的景象了。他說:「哈薩克斯坦可以說是被中國投資者淹沒了。」他們購買加油站,賓館,餐館飯店,油田。北京政府剛拿出19億美元保障了卡拉贊巴油田的開采權。在此之前,中國的業界巨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花24億美元買下了買下了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Petro Kasachstan)。

黃金和瀝青

這樣的數額對鄰國吉爾吉斯斯坦來說只能是夢中相遇的天文數字。但即使在這裡,中國也是最重要的投資者。光在沃史城就登記註册了2000家中國公司,四分之三的外國投資者來自中國。中國人正在吉爾吉斯斯坦邊境地區建中亞最大的水泥工廠。

儘管這一切讓吉爾吉斯斯坦交通部副部長庫巴尼奇貝克.瑪麥夫高興,但他也有一個問題:要把彩電運進來,把水泥運出去,吉爾吉斯斯坦需要好公路。但他的國家在這方面既沒有經驗又沒有鈔票。

又是中國人,不傳自到。中國公路建設者們在這個小國家北部剛修好了一條通往哈薩克斯坦的公路;在這個國家南部延建了18公里,通到中國邊境。錢是由北京拿出來的。作為報酬,中國得到的是在吉爾吉斯斯坦開採金礦的權利。

用黃金換瀝青,副部長瑪麥夫願意通過這個方式推動與中國和全世界的貿易。現在他計劃把越過雪峰的石子路變成瀝青大道,把中國西北跟貿易場沃史連接起來。

機會再好不過了:專為中亞地區經濟合作成立的組織CAREC(Central Asia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在中國西部城市烏魯木齊會議上與亞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達成協議,從它們那裡獲得近17億美元,用於建立一個中亞公路和鐵路網。一名與會者指出,北京從而獲得了通往伊朗和波斯灣的通道,「這是能源政治中通往未來的一步重要的棋。」

絲路和動脈

那麼,古老的絲綢之路會馬上變成中國新的能源動脈嗎?在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邊境上的伊爾凱施塔姆,看上去又不像。海關巡視長尤馬拜夫.科斯莫比克說:「這裡每個月大概有10輛前往烏茲別克斯坦或者塔吉克斯坦。」來這裡的卡車一般都是從中國運貨去吉爾吉斯斯坦的。然而回來的時候,它們多半是放的空車。

在這個塵土飛揚的高山上,有十幾輛卡車在等待繼續前進。「我從昨天開始就站在這裡了,」一名卡車司機說,他的大金牙在陽光下閃亮。今天,中國方面又把邊境給封了。

收費柵門,腐敗,劣質公路,這裡還存在著很多很多問題。於是山的那邊,沃史的商人們經常要超長時間地等待下一批貨接上。一名賣收音機的中國商人抱怨道:「費用不斷上漲,貨來得太慢。」

在他的旁邊,陳美蘭賣的是自行車。這個中國女孩是兩年前到沃史來的,每個月可以賣出600輛自行車。23歲的她說:「每輛的利潤是兩美元。」也就是說,每個月1200美元。這在她的中國老家就是一筆財富了。

賣短襪的古爾芭辛.薩萊滿庫諾娃也是最新中國商潮的得益者。這個吉爾吉亞人說,以前她是一名老師,「那時候我一個月賺的錢相當於我現在一個好日子的收入。」她說,她還想在沃史市場上賣別的商品。現在她還不知道應該是什麼商品,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無論如何總是來自中國的便宜商品。」(Andreas Hoffbauer / 平心譯)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