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比錫大會戰
2013年10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1813年10月16日是個陰冷的秋日。早上9點濃霧才散去,三聲訊號槍響宣告了戰役的開始。大約60萬名士兵相互對陣。一方是拿破侖及其盟軍,另一方是英國、奧地利、普魯士、俄國和瑞典軍隊。
四天之後戰役於10月19日結束時,普魯士將軍格內森奧(August von Gneisenau)興奮地寫道:"我們贏得了大會戰"。"這樣的場面過去數千年歷史上都沒有過,屍體和傷兵遍地,綿延數公里。攻佔萊比錫的戰役十分血腥。"
這是到那時為止死亡人數最多的戰役。12萬名士兵陣亡,大約是參戰人數的五分之一。他們死在交戰中、戰地醫院裡或人滿為患的道路上。大戰之後瘟疫襲來,除了參戰士兵,許多戰地醫生和平民也被奪去了生命。
一個時代的終結
拿破侖不得不接受戰敗的事實。他失掉的不僅僅是一場戰役,萊比錫大會戰標誌著拿破侖在歐洲的統治開始走向終結。這場戰役的血腥、殘酷讓參戰各國的統治者認識到,除了戰爭應該還有通過談判解決衝突的可能。"人們第一次因一場戰爭的結果受到如此大的震撼,以至於對自己說,必須找到其他的解決辦法。"萊比錫大會戰博物館的歷史學家波澤爾(Steffen Poser)說:"人們首次提出了一個問題:還有別的辦法嗎?這一思考的結果是維也納會議。"
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歐洲各國代表在維也納聚會,重新劃分拿破侖倒台後歐洲的版圖。英、法、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五個傳統強國的地位得以恢復。各國君主利用這一機會共同壓制自由派思潮,推翻拿破侖時期內取得的民主成就。儘管有這樣那樣的陰暗面,維也納會議給飽受戰爭之苦的歐洲帶來了一段和平歲月,在此後將近40年裡,歐洲大國之間沒有在發生戰爭。
不同視角不同解讀
在歐洲不同的國家,人們回顧這一歷史事件的視角不盡相同。在俄羅斯的歷史書中,這次戰役被視為戰勝拿破侖侵略軍的勝利,儘管俄軍有22000名士兵戰死,是損失最慘重的一支軍隊。在奧地利,人們對這場戰役也給予沒有太大的重視。
在如今的德國,對萊比錫會戰的記憶首先意味著對死者的悼念。對此作過調查研究並出版過歷史小說的作家艾伯特(Sabine Ebert)認為,人們對這場大會戰有種種誤解。"在歷史觀察和許多人的記憶中,這是一場解放戰爭,一場人民反抗外來統治,爭取改革進步的戰爭。"但是當時的統治者並沒有這樣的想過,他們關心的只是劃分領土、奪取新的土地、擴大自己的權力。
另一個與萊比錫會戰有關的誤解是,這場戰役標誌著近代德意志民族的覺醒。在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之前,德國是一個由眾多小邦國組成的鬆散聯盟。主張建立統一的德意志民族國家的人士在19世紀試圖把抵抗拿破侖的戰爭拿來為自己的政治主張和宣傳服務。波澤爾說:"這些人試圖把以萊比錫會戰為核心事件的所謂解放戰爭打造成德意志建國傳奇,導致德國人對這一歷史事件的看法與其他國家不同。"
萊比錫市長榮格(Burkhard Jung)提醒人們不能忘記:"儘管拿破侖的軍隊在萊比錫遭到慘敗,但法國大革命產生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還是得以在歐洲得到傳播。"榮格從維也納會議、兩次世界大戰直到歐洲一體化的歷史中看到了一脈相承的理念。波澤爾也認為,萊比錫會戰的歷史直到今天都有現實意義:"這是歐洲共同歷史中一個重要的事件,是一條通向今天和平社會的坎坷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作者:Birgit Görtz,Tom Goeller 編譯:葉宣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