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政治聖灰星期三
2013年2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聖灰星期三"是狂歡節的最後一天。這一天德國各大黨派會在固定地點舉辦聚會,氣氛介於啤酒節和寬松的政治演講之間,但主要目的是調侃、攻擊政治對手,被稱為"政治聖灰星期三"。鑑於今年秋季的聯邦議院大選,主要黨派的各位諸侯紛紛登台展現口才,也算是為選戰熱身。
政治口水戰
梅克爾的挑戰者、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Peer Steinbrück)儘管開局不順,但在威爾斯霍芬(Vilshofen)的"聖灰星期三"聚會禮堂裡,仍然信心十足。他嘲諷現任內閣多位部長落馬:"看起來,巴貝爾斯貝格製片廠的下一部片子名字叫《安格拉(·梅克爾)獨自當家》,因為已經沒有別人了。"他還把現任黑黃聯合政府稱作"黃瓜團隊","這個政府受歡迎的程度就像人們對盲腸炎和牙根管治療的感覺--沒有人會自願受這個罪!"
施泰因布呂克本人當然也是對手取笑的目標。在基社盟在帕紹(Passau)的聚會上,該黨主席澤霍費爾(Horst Seehofer)把施泰因布呂克稱作"問題小熊"(Problembär),(施泰因布呂克名Peer, 與德語的"熊"(Bär)諧音)。他指出,施泰因布呂克在任北威州州長和聯邦財政部長時,留下了大量債務,因此他"不是財政專家,而是聯邦德國的舉債大王"。施泰因布呂克曾因"走穴"賺外快和抱怨德國總理收入太低而受到輿論批評,澤霍費爾的忠告是:"最好是閉口,而不是伸手(要錢)。"
正宗與山寨
政治聖灰星期三已有近100年的歷史,最早只是巴伐利亞州的傳統。它真正流行起來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巴伐利亞州長、基社盟主席施特勞斯每年都利用這一機會拿對手社民黨"開涮"。六十年代,社民黨也開始舉辦類似活動。現在,自民黨、綠黨、左翼黨等德國重要政黨都有自己的聖灰星期三聚會,範圍也不盡限於巴伐利亞。
當然基社盟認為,只有他們的才是正宗,其它黨派搞的都是山寨版。該黨主席澤霍費爾對今年與他競爭州長一職的社民黨候選人、慕尼黑市長伍德(Christian Ude)不屑一顧,稱後者是只聞其聲,不見煙火的"小摔炮"(Knallerbse)。而伍德則在社民黨的聚會上批評基社盟見風使舵,政策搖擺不定,甚至朝令夕改,他說,基社盟似乎一直在"試圖抹掉自己執政的痕跡"。
伍德還自豪地表示,這一次社民黨在巴伐利亞聚會,容納5000人的場地爆滿,規模已經超過了基社盟。而基社盟方面稍後則表示,自己的聚會吸引了近7000觀眾,仍是第一。
村姑裝的故鄉
自民黨總理候選人布呂德勒(Rainer Brüderle )不久前剛因被指酒後失態,"調戲"女記者而陷入尷尬。《明星》周刊一位女記者稱布呂德勒曾在一次媒體活動時對她說:"您滿可以撐起一件低胸村姑裝(Dirndl,巴伐利亞傳統服裝)。"自民黨內部當然為布呂德勒抱不平。在該黨聖灰星期三聚會上,巴伐利亞經濟部長蔡爾(Martin Zeil)歡迎布呂德勒時說:"歡迎來到村姑裝的故鄉。"
左翼黨領導人也試圖拿這件事調侃。該黨副主席瓦根克內西特(Sahra Wagenknecht)在參加巴伐利亞左翼黨聚會時說:"我本來是打算今天把自己硬塞進一件村姑裝來這裡的,可後來聽說布呂德勒也在附近,就沒了這份勇氣。"
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參加了基民盟在梅克倫堡州的德明(Demmin)舉辦的聖灰星期三聚會。按照她理性平實的一貫風格,梅克爾沒有露骨地攻擊政敵,而是就事論事地表明了一些政策態度,比如主張制定最低薪水標準。這與執政夥伴自民黨的立場相左。
作者:葉宣
責編:張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