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威胁中国经济
2013年6月2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新浪财经"本周四(6月20日)报道称,当天银行间市场隔夜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均超过13%,质押式回购市场隔夜利率更是达到30%的历史最高点。另有传闻称中国银行于20日下午资金违约,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千亿规模"的缺口。随后,中国银行公开回应称消息不属实。
银行间市场隔夜拆放利率和回购利率统称拆借利率,反映的是各大商业银行在短期内互相拆借资金的利率。拆借利率高,会导致银行间借款减少,抑制资金流通。而资金流通的整体速度放慢则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拆借利率的上升会让资金较为充足的银行能够增加收入。而由于资金的流动性在此得到控制,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会相对减少。
银行之间更加互不信任
中国各大银行的"钱荒"并不是短期现象。具有金融市场资金紧张程度风向标作用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线走高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据中国财经媒体报道,以往资金实力充足的大型商业银行现在也开始加入借钱的队伍。而拆放利率的持续走高则意味着金融机构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减少。
曾经是国际象棋大师的美国对冲基金经理沃尔夫(Patrick Wolff)向路透社表示,全世界投资者在把目光投向美国的同时,却忘记了中国的风险。他指出,中国虽然是一种市场经济,但却由中央政府掌控。这也就难免催生腐败及资本分配的不当。"许多企业因银行信贷紧缩而陷入危机。"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央行曾经一度无动于衷,持续用以往的规模向市场注入资金。有分析人士表示,央行如此作为的主要考虑是抑制通货膨胀的压力,并让持续借债,资金实力不足的银行尝到些"苦头"。
央行紧急援救
最终,不断走高的拆借利率还是让央行不得不有所行动。"中国证券报"日前援引中国央行报道称,财政部、央行决定于6月20日展开2013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第三期的招投标工作,涉及资金规模40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央行准备向日趋干涸的商业银行注入一些"活水"。
澳新银行集团(ANZ Banking Group)本周五向法新社表示:"随着市场资金流通性的不断萎缩,中国商业银行已经明显放缓了放贷力度。而这也会为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下行风险。"
同时,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本周五表示,由于资金紧缺,一部分中国银行本月末可能面临支付能力不足的困境。该机构认为:"中国政府原本有能力缓解流动性不足带来的压力。但是他们最近一度放手不管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一种新的策略。"
看来,投资者对当前的这场"钱荒"也不抱任何乐观态度。"新浪调查"公布的一份有约17000人参与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40%)认为当前资金紧张的局面将持续到明年乃至以后的时间。
作者:任琛
责编: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