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求职提升就业机会
2012年4月2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简单扫过一眼求职简历上的照片和求职者的讯息,这份简历便被归类在"拒绝"的行列中。人事部只要轻轻一瞥简历便能得知许多信息,例如性别、年纪和国籍,这些信息立刻便能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许多女性、移民或残障人士因此失去就业机会。而这一瞥却无法透露求职者有哪些技能。因此,求职的初选阶段应该以匿名的方式进行,从而提升求职者受邀参加面试的机会。
以上是德国联邦反歧视局负责人吕德斯(Christine Lüders)在针对246个职位空缺进行试验性项目后所提出的论点。本周二,吕德斯在柏林发表了试验的结论。参与试验的8550名求职者使用统一的表格,表格内只能填写资历和技能。已经寄达的求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则被涂黑。
吕德斯指出,简历上的照片尤其容易使求职者的能力被忽视。"当求职者通过这个关卡前往面试时,他能更详实地陈述自己的能力。"
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年底之间共有8个机构参与这项试验,这些机构分别为企业、行政机关和地方机关,其中包括德国邮政、德国电信、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德国联邦家庭部和策勒市行政机构。
测验结果缺乏代表性
然而,这并不能被视为具代表性的试验结果,因为报告中没有明确比较求职遭拒者在匿名求职后成功的比例。此外,参与试验的企业在提供均等机会方面都已作出一定努力。参与此项计划的工作前景研究所研究员林内(Ulf Rinne)在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则对研究结果表示乐观:"针对这些企业的试验我们看到了一些正面效果,我们可以合理推论,其他更有代表性的试验将会得出更好的结果。"
提供均等机会能使企业获利
林内表示,这项试验源于一份由康斯坦茨大学针对德国就业市场歧视问题所进行的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土耳其姓名的申请者受邀参加面试的机会低于一般求职者14%。林内指出,匿名求职将为企业带来益处。透过匿名程序,人事部门能避免作出错误决定。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Roland Berger)估计,匿名求职机制能减少数十亿的经济损失。
虽然林内称这个试验项目十分成功,但他同时也指出,匿名求职只是整体策略的一部分。当求职者亲自前来面试时,仍旧可能受刻板印象和先入为主观念所局限,因年纪、性别或国籍而不得面试者信任。
美国是匿名求职的先驱
匿名求职在德国仍未被广泛推行,在美国、瑞典和法国则已行之有年。在美国,求职顾问推荐求职者在简历上尽量减少个人资讯,列出个人出身、小孩和兴趣只会转移雇主的注意力。这些国家已要求不在正式简历上附上照片。
即使匿名程序的能带来许多好处,德国仍无需立法强制执行匿名求职程序。德国联邦反歧视局冀望各企业能自行提升公平意识,审慎执行征才程序。
各企业的看法不一
参加试验的企业对此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化妆品公司欧莱雅作出了极具自信的结论:"本公司收到的求职简历和举行的面试活动显示,我们的人事部负责人员在接受多年的多样性课程训练后,对选择员工更加的审慎和开明。"欧莱雅公司目前共有40%的女性领导人员和来自40个不同国家的员工,对该公司而言,暂时没有必要重新规划求职程序。
德国电信的阿兹拉克(Husam Azrak)则认为匿名求职主要是为申请者带来益处:"透过匿名方式,那些符合资格但是缺乏勇气的求职者也能勇于向大型企业德国电信投简历。"但对德国电信而言,匿名申请程序并无益处: "因为德国电信一直以来都注重多元化。公司领导阶层中有更多的女性,团队里混合了年轻、年长员工以及德国人和外国移民等。"和其他企业不同的是,多元文化在德国电信被视为该企业的优势。
礼品运送公司"Mydays"的负责人施密特(Fabrice Schmidt)则不讳言的表示,他有时会在看过求职者照片后便开始进行挑选。他认为参加此次试验项目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参与的企业能彻底针对求职程序作出检讨,借此确认公司甄选员工的做法是否能带来希望达到结果。毕竟员工代表的是一个企业的理念,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
作者: Günther Birkenstock 编译∶张筠青
责编: 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