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中文网)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成功侵吞了中国大片土地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和中国发生武装冲突之后立即计划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国家。作为一个一再利用历史悲情渲染民族主义情绪、一再宣称"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统治者,中共为什么选择和侵略者俄罗斯绑在一起?
这个问题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因为太过困惑而放弃了求解,转而急于看到中共悬崖勒马,宣称在俄罗斯军队暴露外强中干、美国政府步步紧逼之后,已经微妙地改变了立场。
中共改变立场了吗?今天(3月2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文章《美国对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乌克兰危机看美式霸权①》,对此给出了答案。文章署名"钟声",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的官方评论笔名,意思是"中国之声",以及为世界"敲响警钟"。因此,这些文章可以中国官方正式观点。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挺俄与反美
"钟声"的观点不外乎两个:第一,谴责美国霸权,是为"欺人太甚";因此,第二,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辩护,是为"迫不得已"。文章说,"乌克兰危机背后藏着美式霸权的影子,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是乌克兰危机的根源,美国是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
"钟声"描述的俄罗斯倍受委屈:北约东扩, "刀尖"抵近俄罗斯边境;北约通过发动"颜色革命"等,长期在俄罗斯周边制造动荡;实实在在地让俄罗斯有遭受包围之感;西方强硬派傲慢地否认俄罗斯大国地位。
这篇文章与外交部发言人的论调高度一致。就在昨天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称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让"包括中国在内各国同俄的正常经贸往来已受到不必要的损害"。
专制理性:"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中国有网民发帖说:红色高棉我们支持波尔布特,罗马尼亚我们支持齐奥塞斯库,伊拉克我们支持萨达姆,利比亚我们支持卡扎菲……意思是不仅站在非正义的一边,而且总是和失败者捆绑在一起。
西方也有学者和评论人为中国感到痛心疾首:选择西方意味着胜利、富强、民主和自由,选择普京意味着失败、贫弱、专制和牢笼,为什么中国一再做出错误的选择呢?于是,有评论者干脆把习近平称为"大傻瓜"。
其实这是对"专制理性"的无知。朝鲜问题专家乔尔·威特(Joel S. Wit)曾经警告说,朝鲜领导人不是博人一笑的小丑,也不是走火入魔的疯子,而是最务实最成功的外交能手。我也多次指出,中国领导人不是没有理性的疯子。他们高度务实、精心算计,而且屡有斩获。
问题在关键在于,专制者算计的是政权的稳定,而非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分析此类问题时,西方学者和媒体司空见惯的一个错误,是接受并内化了中共的洗脑宣传,将中共统治集团的利益和中国的国家利益混为一谈。从表面上看,这两者完全一致:中国强大了,统治者也就更有合法性,也更有权力了。事实上,中共统治中国七十余年的历史,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弱化国家利益和强化统治权力。
根据专制理论,这并非中共统治的失败,而正是它维持政权的成功所在。大家都知道习近平心中的榜样是毛泽东,那么毛泽东心中的榜样是谁呢?那就是他多次公开称颂的秦始皇。秦始皇的执政理念来自法家思想。法家的主张就是为了维护政权,可以不惜(老百姓的)一切代价,其代表人物之一就是辅佐过秦孝公的商鞅。商鞅认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这里所说的"国",是君王的国,是统治者利益。因此,下一次看到中共吊打已经成长壮大的私营企业,就不必惊诧莫名了。
毛泽东相信中共超过了秦始皇。在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说,"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我们超过了秦始皇一百倍,骂我们是秦始皇,是独裁者,我们一贯承认,他们说的不够,往往要我们加以补充(大笑)"。
今天的中国网民为普京屠杀平民的辩护,也让人联想到毛泽东对秦始皇焚书的看法:"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民主对抗威权"、"正义对抗邪恶"
西方学者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反对普京的军事侵略,维护世界和平,和西方国家友好相处,遵守市场规则,建设法治社会,对中国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是,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以人民利益为主体的国家利益,并不等同于中共的政权利益。
美国霸权主义可以有各种表现,到底是什么让中共如此害怕?
《人民日报》今天这篇文章谈到,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之一就是处心积虑编织所谓"民主对抗威权"、"正义对抗邪恶"的政治叙事。"钟声"说,在"巩固民主""延伸稳定、推进共同价值观"等幌子下,北约一再东扩。它援引美国地缘战略理论家的话甚至宣称:"一个壮大和民主的欧洲必须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史进程,不应受在政治上任意涂抹的地理的限制。"
中共害怕的原来是民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不反对轰炸民居和医院的俄罗斯霸权主义,而要谴责发展壮大组织(北约东扩)的美国霸权主义。前者是专制同盟的扩张,后者宣称要带来"壮大和民主的欧洲"。正如商鞅所说,"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政权的需求与人民的喜乐完全相反,专制理性对此心知肚明。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