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川普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艾未未
1957年生於北京,旅美多年,著名藝術家,建築設計師,電影人,新媒體活躍評論人士,父親是著名詩人艾青。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人權觀察聯手艾未未推出新作義賣
知名中國藝術家、活動人士艾未未聯手人權觀察組織以及瑞士藝術出版社JRP|Editions,將於9月推出限量石版印刷畫作。部分銷售收入將讓人權觀察組織受益。
艾未未:中國不會效仿烏戰進攻台灣
在柏林展出樂高創作作品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接受《每日鏡報》採訪時表示,他不認為中國會以烏克蘭戰爭為引子進攻台灣。他同時表示,如果台灣宣佈獨立,中國無論如何會發動進攻。
艾未未新作:65萬塊樂高重新演繹《睡蓮》
艾未未有史以來最大的樂高作品在倫敦展出。他用65萬塊樂高積木重新演繹莫內名作《睡蓮》,向已故父親艾青致敬。
艾未未談中國白紙抗議活動
德國之聲採訪了中國藝術家、異議人士艾未未,討論中國最近發生的反封控抗議活動。艾未未說,中國此前的防疫管制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們想回歸正常生活」。
北京夏奧到冬奧 中國哪裡變了
當北京獲得2008年夏季奧運舉辦權時,國際奧委會預測奧運會可以改善人權,北京也暗示了這一點。但協助設計鳥巢體育館的艾未未說,當時只是中國的「假笑」,2022年露出的才是真面目。
艾未未:德國政治家在中國是笑柄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推出的新書成為德國今秋疫情籠罩下文化市場上的一個亮點。艾未未在接受此間媒體採訪時,稱讚德國人的「理性思考」,同時批評德國受困於「雙重標準」。
艾未未出新書 回憶與父親的童年時光
艾未未被認為是最著名的在世藝術家之一。如今他在柏林推介自己的新書,這是一本名為《千年悲歡》的回憶錄,這本書不僅講述了他本人和父親詩人艾青的生活,也是關於一段中國歷史的寫照。
帳戶遭瑞信關閉 艾未未批「與中國關係奇怪」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6日在藝術網發布的文章中透露,瑞信銀行以他在中國的「犯罪紀錄」為由,要關閉他的基金會帳戶,並提到年底要開幕的香港M+博物館要排除他的作品,稱該館此舉與作品捐贈者的初衷「背道而馳」。
公民實驗室:蘋果在中國的審查滲入港台
蘋果在中國的審查滲透到香港與台灣。其實,蘋果在台灣對內容進行審查並無法律依據,但在台灣的蘋果公司網站上的文字鐫刻服務欄位,卻無法提交「習近平」丶「毛主席」等詞匯。
為避「反送中」紀錄片?TVB取消奧斯卡頒獎禮轉播
今年將是1969年以來奧斯卡頒獎典禮首次缺席香港電視台。以「反送中」為主題的紀錄片《不割席》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媒體指出,政治施壓和自我審查在香港藝文界越來越常見。
德語媒體:中國的第33個省
著名藝術家艾未未在《柏林報》批評說,德國的政治人物就像是中國一個省的省級幹部;《焦點》發表專欄文章稱,中國可以教德國怎麼搞經濟。
專訪艾未未:若放棄核心價值 西方下場會很慘
艾未未的紀錄片《加冕》本周在德國聯邦議院放映,這位藝術家本人也到場,並接受了德國之聲採訪。
艾未未聲援阿桑奇:「還他自由!」
中國著名異議藝術家艾未未9月28日在倫敦法院外抗議,呼籲不要將阿桑奇引渡至美國,還這位維基解密創始人自由。
艾未未法院外抗議 反對引渡阿桑奇
阿桑奇引渡聽證會將於本周內結束。艾未未在倫敦老貝利法院外舉行無聲抗議,反對將他引渡到美國。
專訪艾未未:武漢封城是一個好的決定,但……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在其新片《加冕》中講述了一個專制國家如何通過嚴厲的封鎖和隔離對付新冠疫情的故事。該片素材來自武漢市民。在柏林生活多年後,艾未未現居英國劍橋。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中,艾未未談到這部紀錄片的誕生及疫情的社會影響。
艾未未:德國不討人喜歡
去年從柏林移居劍橋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新近接受《衛報》採訪,談及在柏林的生活。
德語媒體:「沒有人能傷害我,除了中國」
中國著名藝術家艾未未接受德國《南德意志報》記者採訪時被問道,他想不想念中國?他回答說,無所謂在哪裡生活,沒有人能傷害到他,除了中國,「如果我能這麼做,明天我就回到中國去」。
艾未未:德國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大熊貓?
艾未未說:「每個藝術家都是活動人士」。他不僅是作為概念藝術家,同時也作為作者出場。新近在柏林的新書介紹會上,他談到了他與德國的關係。
艾未未稱沒有被藝術館逐出大門
藝術家艾未未為慕尼黑藝術之家(Haus der Kunst)面臨下崗的員工發聲,從而「被這家展館請出大門」。艾未未第二天表示,並不是這麼回事。
艾未未:想離開德國 「這個國家不需要我」
德國《世界報》8月8日刊登了對藝術家艾未未的採訪。他講述了為什麼想要離開德國,也談及柏林電影節和中國電影審查制度。
專訪:「中國政府只是在虛張聲勢」
香港抗爭局勢日益激烈,旅居德國的中國藝術家、社會活動人士艾未未接受德國之聲採訪表示,香港政府只是中央的「傀儡」,而北京政府最近做出的強硬表態是「虛張聲勢」。
艾未未作品 追憶失蹤大學生
用一百萬塊樂高對抗遺忘: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在墨西哥展出其新作品,以紀念43名失蹤的大學生,同時也揭開了墨西哥的一個民族傷疤。
艾未未:「取消片子的理由是我的政治身份」
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艾未未在短片集《柏林,我愛你》中的作品被取消。據艾未未自己的分析,這是出於政治考慮,因為展現他參與的電影是一種政治擔當。
專訪艾未未: 人權像空氣和水分
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旅居德國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講述了德國和歐洲針對移民問題的態度變化,也形容中國社會是「一個將每一個人訓練成說謊話,不說話,聽不見,看不見,告密者或加害於他人的社會」。
艾未未:德國的氣氛令人害怕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德國以及歐洲眼下的氣氛表示憂慮,稱之為「令人害怕」,甚至讓他想起上世紀30年代的情況。
艾未未:從不喜歡自己的作品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與其藝術作品之間顯然存在著一種距離感。他在柏林向《每日鏡報》(Tagesspiegel)表示,他自己不會在任何地方去展示其作品。
艾未未北京工作室遭強拆
旅居海外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表示,其在北京草場地的藝術工作室遭到強制拆遷。目前,尚不清楚此次強拆是否有政治動機。
專訪艾未未:「中國沒有發生變化」
10年前的那一場巨震,不僅奪走了數萬人的生命,也改變了藝術家艾未未的人生軌跡。10年後的今天他表示:當年地震後遺留下的那一串問號,至今沒有一個變為句號。
艾未未將搬離柏林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表示將離開柏林,現在正在尋找新的定居地。不過他的工作室將繼續留在柏林。他將遷居何處,現在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他表示,一定得是一個有更多陽光的地方。
與排外政客合影?艾未未:何錯之有!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近年來關心的最主要話題就是「難民危機」,而德國另類選擇黨及其黨團主席威德爾及的反難民立場眾所周知。立場堪稱截然相反的這兩者最近為何扯上了關係?
艾未未:修不修憲都一樣
正在雪梨舉行展覽的艾未未日前接受了澳洲廣播公司的采访,認為中國全國人大通過修憲案、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其實並沒有對中國政治構成實質上的改變。中國官方媒體則強調,修憲是「民心所向」。
艾未未《人流》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評獎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執導、德國參與聯合製作的反映難民題材的紀錄片《人流》入選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評選。這部電影在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參加競逐時,就引起了電影界和輿論的關注。
藝術力量百人榜 艾未未排名下降
雖然藝術類的排行榜數不勝數,新近推出的藝術力量百人榜(Art Power 100)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威尼斯電影節 艾未未紀錄片參加角逐
今年共有21部影片角逐參與金獅第74屆威尼斯電影節。中國女導演文晏執導的影片《嘉年華》,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與德國聯合製作的紀錄片《人流》將參加金獅獎主競賽單元的角逐。
艾未未:希望能看到人道主義訊號
德國政府發言人本周一表示,梅克爾總理對劉曉波的狀況非常擔憂,希望看到能對劉曉波及其家人發出人道主義訊號。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旅居德國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
艾未未:希望能看到人道主義訊號
德國政府發言人本周一表示,梅克爾總理對劉曉波的狀況非常擔憂,希望看到能對劉曉波及其家人發出人道主義訊號。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旅居德國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
德國之聲紀錄片:《艾未未漂流》
這位不落俗套的藝術家到底是何方神聖?有過遭關押和監視經歷的艾未未現居柏林,對歐洲難民政策提出批評。德國之聲紀錄片「Ai Weiwei Drifting」 (《艾未未漂流》)記錄了他的行蹤。
艾未未: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成為難民
中國藝術家及異議人士艾未未批評了美國和歐洲的難民遣返政策,他呼籲那些有幸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人應該更好地去應對難民危機。
聲援難民 艾未未在佛羅倫斯開辦大型個展
義大利古城佛羅倫斯被稱作文藝復兴的摇篮。如今,著名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要在這裡舉行他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個人展覽。同往常一樣,艾未未的展覽絲毫不避諱爭議話題。在佛羅倫斯展出的許多裝置艺术品,就以眼下困擾歐洲的難民危機為主題。
艾未未作品無緣銀川雙年展
下月即將開幕的銀川雙年展取消了對艾未未的參展邀請。這名藝術家在社群網站上表示,被除名的理由是"政治敏感性"。
艾未未談難民危機
在柏林擔任客座教授的中國藝術家近年來一直在關注難民問題。他實地前往希臘等地,通過藝術形式喚起人們關注難民命運。 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兒時的經歷使他對難民問題尤為關心。
艾未未維也納展:救生衣組成的「睡蓮」
藝術家艾未未在維也納的展覽以變化為主題,也包括被驅逐和移民經歷所帶來的變化。他表示,自己從小也經歷過流亡的生活,深有同感。
艾未未前往加薩拍攝難民紀錄片
中國異議人士艾未未周三開始在加薩地帶採訪難民,為製作一部反映難民危機的紀錄片蒐集素材。
德語媒體:西方藝術藏家的"中國私語"
德國《明鏡線上》採訪了中國當代藝術最大藏家烏力‧希克,這位前瑞士駐華大使談及了習近平上台後中國藝術發生的變化,他也談到了知名藝術家艾未未。《世界報》則關注到石荷州州長與一眾經濟代表的中國之行。
在伊多梅尼拍電影的艾未未
希臘伊多梅尼的難民窘境牽動世界,這其中也包括前往當地的艾未未。在這個希臘馬其頓邊境地帶,這位中國藝術家向德國之聲講述了他在當地所作出的努力。
關注難民議題 艾未未再次發布作品
繼上周在已被關閉的希臘與馬其頓邊界旁的伊多梅尼(Idomeni)臨時難民營讓一位敘利亞難民在雨中彈奏起鋼琴之後,藝術家艾未未如今在同一個難民營發布了新作品,請一位難民理髮師為他剃頭。
伊多梅尼難民營的「白色鋼琴」
巴爾干沿岸國家紛紛關閉邊界。在滯留著上萬難民的希臘與馬其頓交界處的伊多梅尼難民營,中國藝術家艾未未讓一位敘利亞難民在雨中彈奏起鋼琴。
關閉巴爾幹路線 歐洲意見分歧
德國批評巴爾幹路線上的多個國家關閉邊界大門,使大量難民不得其門而入。奧地利則反駁稱,德國的做法是給難民錯誤希望。
艾未未用救生衣為溺亡難民「立碑」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用幾千件救生衣,在柏林憲兵廣場為溺亡的難民們搭建了紀念碑。
艾未未模仿敘男童溺斃照 關注難民議題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模仿了難民危機中最知名的一幅照片—敘利亞難民兒童阿蘭‧庫爾迪陳屍海灘。但一些人認為這樣的藝術行為觸碰了倫理界限。
上一頁
第1 頁,共1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