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香港接待希拉克,质疑陈水扁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0月14日

本周,台湾总统陈水扁利用双十国庆的机会,发表讲话,倡导两岸以九二年香港会谈的模式展开谈话,但却避而不谈“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这一谈话昨天引起了北京国台办的猛烈抨击。另外,法国总统希拉克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本周接连访问中国。中国的对欧外交进来取得了明显突破。香港媒体这几天对此有很多评论。

https://p.dw.com/p/5iDM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图像来源: Peter Lok

针对陈水扁双十节的所谓两岸和平新建议,香港《星岛日报》本周发表社论,题目是《真支持“一中”何妨说出口》。社论说:“今年台湾的双十庆典,总统陈水扁提议海峡两岸可“以九二香港会谈为基础”,作为进一步推动协商谈判的准备。这句含糊其辞的说话,可作模棱两可的解读。美国国务院作出积极回应,敦促两岸把握机会展开对话。大陆方面则谨慎推敲,以防堕入甜言蜜语的文字游戏陷阱。台湾在国民党执政时期与大陆就打破隔膜和国家统一展开对话,大陆设立海峡两岸协进会,台湾设立海峡两岸基金会,在“第三地”进行会谈。海协会和海基会于九二年在香港会谈中达成“一中各表”的共识,即是只有一个中国,但这“一中”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则可各自表述。

社论写道:“陈水扁执政后,一直都不承认有此共识。他昨日首次隐晦地触及九三年新加坡那次汪辜之会,但所谈及的未来谈判“基础”,究竟是那次汪辜会谈的共识,还是那次会谈的形式机制?如果陈水扁确是承认“一中”共识,确是非常重大的突破;如果他只是希望重新展开海协会和海基会的对话机制,则只是重申一贯立场而已。…… 陈水扁这篇演辞,技巧地避免了“一中”表态,却予人“一中”的想像空间,成为“善意”姿态,一方面是说给美国人听的,另一方面也是为年底的立法委员选举拉票,把“不愿沟通”的责任推向北京方面,以赢取美国政府大条道理继续支持和台湾选民的好感。”

《星岛日报》的社论最后说:“除非陈水扁清楚表明接受“一中”共识为两岸谈判基础,否则仍难以释除北京对他的台独疑虑。”

香港《信报》的社论题目是《阿扁不可信,台独不会变》。社论分析说:“(陈水扁)翻来覆去的两岸政策,不外是缓兵之计,时松时紧,陈水扁始终不让大陆抓住台独的借口动武;在这方面,他做的非常成功,但由于变化莫测,令陈水扁的两岸政策可信度极低,他提出的让步与和解建议,也很大程度上只是权宜之计,作不得准。”

在两岸关系之外,最近的欧中关系倒是非常热闹。继前天法国总统希拉克离开中国之后,今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又抵达中国;两个月后,德国总理施罗德也将第六次塔上中国土地。中欧关系究竟发生了哪些质的变化?今天的香港《太阳报》发表署名“余晨”的文章,题目是《中法战略关系:平衡美国与未来走向》。文章说:“最近一年,中国和欧洲(其中主要是法国)开始重新以战略眼光看待对方。而这一转变将对中欧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从北京来说,欧洲过去虽然在经济上意义重大,但在政治战略上则几乎不占什么地位,原因是欧洲与中国没有潜在地缘冲突和其它利害关联;在过往几年的北京外交中,重中之重是美国,其次是日本、俄罗斯、东南亚,甚至印度等国的战略也要超过欧洲。因此在北京外交的天平上,欧洲是经济上的巨人,战略上的侏儒。但最近一年多,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北京渐渐认识到联合欧洲平衡美国的重要性。在许多敏感问题上,以欧洲牵制美国往往能达到原来一味单独与美国交往而无法达到的效果。这便是北京近来欧美平衡外交思路的来历。这一思路确立后,欧洲对中国的重要性发生了两个深刻的转变:一是从原来纯粹的经济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二是在战略层面上,欧洲对中国的重要性从原来的次于日本、俄罗斯和东南亚,一跃而为与美国同等重要,抑或仅次于美国。……其次,从法国方面来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其战略研究机关便一直在进行内部研究和评估,其焦点是如何在未来美中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中,更好地利用欧中关系来平衡欧美关系。”

《太阳报》的文章写道:“必须指出的是,与冷战年代的战略关系不同,在中法之间建立的这一关系,只是平衡美国影响,而非与美国相抗衡;这一关系不以美国为唯一的假像敌,而只是希望增强美中欧“三足鼎立”局面中的中欧两极的作用。从长远而言,这对于美国也有好处。”

《太阳报》的文章又指出:“当然,目前对中法两国来说,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双方战略合作关系确立后,如何注意各自与美国的关系,而不致引起美国的过多反弹;第二、中法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尚局限于中法两国,而未扩展至中欧战略关系的层面;如何在欧盟对华政策层面,逐步推进中欧战略关系的确立,这是今后中法两国需要共同努力的问题。在这方面,欧盟内部有两个关键需要引起北京的重视:一是东欧国家的态度,因为这些国家大都在美国和欧盟大国之间保持平衡;二是德国的态度,德国目前在平衡美国影响上的态度不如法国积极,其中有德国内部的深层原因。如何在这两个问题上逐步取得突破,北京需要作深入的政策研究。”

今天的《太阳报》还发表文章,评论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文章说:“就俄罗斯而言,这头冷战后一度被打得趴在地上的“北极熊”,近年在外交战略也开始频频在各大国之间保持平衡,其中最主要的有四个方面: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美国是俄罗斯在全球层面的主要对手,但前些年由于实力大损,因此俄罗斯一度需要利用中国保持对美平衡;欧洲是俄罗斯的近邻,融入欧洲一直是俄罗斯的至高目标;而中国虽然从长期来说可能是俄罗斯的直接对手,但在中短期则是莫斯科可以利用来平衡美国和日本的最好伙伴;日本是俄罗斯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但也是俄急需的经济援助伙伴,因此老奸巨猾的“北极熊”又善于利用日本来平衡中国。中俄石油管道上的风波集中折射了俄罗斯在中日两国之间的平衡战术。据说普京此次将为中国带来一份大礼,究竟是否“北极熊”又回心转意,人们拭目以待。”

(香港: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