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川普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航天
航天指與研究和探索外層空間有關的領域,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動。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俄羅斯航天事業遭遇挫折
美中尋求太空合作可能
10月1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伯頓開始訪問中國。他將與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崛起中的太空力量對話,尋求合作的可能。
德國高校特殊專業(8):空間生命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提供的空間生命(Space Life)博士專業,名副其實地放眼宇宙。攻讀該專業的博士生有學生物、學物理出身的,還有學體育科學的,他們的課題都與空間研究有關。
國際宇航站上的兩名太空人進行艙外作業
柏林舉辦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
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ILA)6月8日在柏林開幕。“空中巴士」宣佈,阿拉伯最大的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已向其訂購32架A380空中巨型客機,價值約110億。眾多參展單位在柏林展示最新的航空航天技術。
德國聯邦國防軍的第二顆通訊衛星被送入太空
亞特蘭蒂斯號開始最後一次太空之旅
220410 Luft- und Raumfahrt
德國航空航天工業營業額在2009年增長了4%,創下236億歐元的紀錄。與此同時,行業就業人數也增加了0.8%,總人數達到9萬4000人。在商業航空領域,形勢仍然很不穩定。在國防和安全領域,則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歐洲宇航防務集團重回美軍加油機競標
歐巴馬新太空計劃目標是登陸火星
201109 Reiter Astronaut
托馬斯∙賴特曾經先後在俄羅斯和平號太空站和ISS國際空間站工作。11月20日,这位前德國太空人做客德國之聲,呼籲人們支持德國航天事業。
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逝世
北京警告太空軍備競賽
中國何時能與美國在太空競爭
Raumfahrt China
Europas Raumfahrt
當阿波羅號登上月球時,歐洲只能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40年後,歐洲在太空裡也有了一席之地。然而,歐洲有朝一日是否能實現一次登月之行,仍是一個巨大的問號。保住在太空競爭中的位置,對歐洲來說就已經是很艱難的了。
宇航年2008:中國有一項突破居一項首位
中國太空人太空行走為建立太空站奠定了基礎
周六,中國太空人在太空完成了令人注目的出艙活動。中歐夏令時上午10時45分,神舟七號飛船41歲的太空人翟志剛離開軌道艙,進入太空,停留約20分鐘。這是世界宇航史上中國太空人首次進行的太空行走。德國媒體認為,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來說,這次太空行走具有像徵意義。
9月27日讀者來信
談論話題《一周港媒摘要:假新聞穿越時空「預知」未來》、《中國飛機製造業將成為歐美競爭新對手》、《中國全速實施自己的太空計劃》等
一周港媒摘要:假新聞穿越時空「預知」未來
本周,香港媒體繼續將中國新聞的焦點集中在神舟七號上天以及有毒奶粉事件上。其中,《蘋果日報》幾篇評論對中國國內體制的分析讓人感到入木三分。
Chinesische Astronauten vor erstem Weltraumausstieg Erste
搭乘"神舟7號"飛天的三位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組裝完成飛天、海鷹號艙外航天服,為出艙行走做最後的準備。目前"神舟7號"飛船在距地343公里遠的近圓軌道飛行。中國媒體報導稱,根據飛行計劃安排,航天員將於27號下午進行出艙活動。
中國全速實施自己的太空計劃
從單人飛船上天到三名太空人同時進入太空,美國用了七年時間,航行了17次,而中國僅用了五年,航行了三次。南德意志報在做了這樣的比較後說,中國的神舟七號使命表明,「中國是太空一員,正在全速實施自己的太空計劃」:
240908 China Raumfahrt
三名中國太空人本周四已經成功進入太空,此次航天使命為期三天。長征號運載火箭將從中國西北部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神七送入太空。在此次神七航天期間,太空人將首次出艙活動。上一世紀70年代中國載人航天項目中斷之後,90年代年再次啟動,並於2003年首次成功地完成了載人航天使命。
China startet dritte bemannte Weltraummission am Donnerstag
中國航天員將實驗太空行走
美國航天業五十年
勇敢地飛向太空、佔領星球、與蘇聯進行艱苦卓絕的競爭-這是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五十年前成立時的宗旨。1958年7月29日是美國走向太空的起點。
Schlappe für EADS
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9日宣佈,美空軍採購179架空中加油機的合同因「問題太多」而將重新招標。今年2月,美國格魯曼公司與歐洲航空防務與航天公司曾聯手擊敗波音公司,拿下了這筆總額超過400億美元的超級合同。隨後,波音公司曾放話說,要動用一切力量,讓對手把這塊「吃到嘴裡的肉再吐出來」。
中國將第三次發射載人飛船 有望電視直播太空行走
歐洲宇航防務集團前總裁接受司法審訊
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前總裁弗吉德(Noel Forgeard)涉嫌內線交易案已於周四夜間時分開庭審訊。弗吉德律師米歇爾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巴黎法院的經濟犯罪部已對弗吉德啟動司法審查。
chi2705 ILA Trends
兩年一次的柏林航空航天大展都是展示空中特技表演和尖端航空航天技術的盛大舞台。2006年最耀眼的明星當屬空中巴士公司推出的A380型飛機。而今年的柏林航空展又會給大家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美國「射星」 意在中俄?
美國政府宣佈將在2月21日使用導彈擊毀一枚廢棄的間諜衛星。這一舉動引起了中國俄羅斯等國的高度關注。就在不久前,中俄兩國還曾共同呼籲禁止發展太空武器,美國始終對此表示拒絕。中國在去年一月也曾經成功使用導彈擊毀一顆氣象衛星,當時遭到了美國方面的抗議。
中美太空競爭與中國通貨膨脹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負責人楊保華宣佈,中國將在今年實施十項太空使命。南德意志報認為,中國選擇此時宣佈這一決定絕非偶然,因為美國政府用導彈摧毀一枚報廢的間諜衛星,引起了中國的高度關注:
俄中聯手禁止部署太空武器
正在召開的國際裁軍談判會議上,俄中共同提交草案,禁止太空部署武器。這當然會招來美國的反對。但為什麼俄中要「明知故干」呢?
哥倫布實驗艙將發射,歐洲人終於「侵佔」太空
美國宇航局的「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從12月6日被推遲到次日發射。它的主要任務是將歐洲航天局製造的「哥倫布」號實驗艙加載到國際空間站(ISS)。「哥倫布」實驗艙是歐洲人的第一个在实際太空環境下從事長時間研究的太空實驗室。「亞特蘭蒂斯」號上共有七位太空人,其中一位是德國人漢斯.施萊格爾。
四條腿的前蘇聯太空人並非死於安樂
50年前的10月4日,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升空,進入繞地軌道,揭開了人類的航天序幕。不到一個月後,蘇聯又成功發射「斯普特尼克」2號,但2號並非簡單地複製1號,而是另有創意——地球上的生命首次被帶往太空,那是一隻名叫「萊卡」的小母狗。
使命不錯,技術不行
中國「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發射升空後,法蘭克福匯報報導說,「中國電視進行了現場直播,國家媒體發出歡呼,稱這次發射是中國實力不斷增長的標誌」。該報接著寫道:
嫦娥一號升空,沒有高層領導人到場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中國問題焦點主要有:「嫦娥一號」順利升空,但為什麼沒有高層領導人到場祝賀?十七大人事的後續發展究竟如何?
中國月球探測器下周升空
中國將在下周發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北京晚報》星期二報導,這個名叫「嫦娥」的月球探測器將在下周三傍晚(10月24日,當地時間)由「長征3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
德、法政府阻止中國人進入歐洲宇航防務集團監事會
2020:中國人月球上開餐館
美國、歐洲、俄羅斯和中國都正在加緊籌備新一輪人類登月計劃。歐洲太空局負責人多爾戴恩半開玩笑地說,等到美國人2020年再次登月時,會發現上面已經開了中餐館。
天外細菌更危險
來自外星球的龐然大物或者微小生物襲擊地球人,這是好萊塢科幻片的一個經典主題。雖然影片「人體入侵者」中的異形蟲是絕對的無中生有,但是宇宙微生物侵犯地球的情形也並非毫無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項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細菌太空遨遊一圈後,會變得更加危險。
中國航空工業張開沉重的翅膀
中國民航客運近年來一直以兩位數字的增長率迅猛發展,目標直指亞洲第一。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內地啟用了24座新機場,並計劃從2010年到2020年之間將機場規模從現有的200座擴增到250座。
歐洲航宇防務國際化管理部門
航空業巨頭「空中巴士」的母公司歐洲航宇防務集團(EADS)正計劃把自己的管理部門更加國際化,任用更多的國際管理人才。被徵召的管理者中也有來自中國的專業人士。
EADS告別權力爭鬥
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統薩科齊希望增強歐洲航空防務與航天集團(EADS)的國際競爭力。迄今改採用的管理格局過於複雜。
中國計劃2008年太空漫步
中國計劃2008年太空漫步
計劃探月,德國有心成航天大國
德國雄心勃勃地想加入宇航大國的行列。一枚無人駕駛探針將最晚於2013年環繞月球。實現這一計劃的前提是德國政府同意這個耗費巨資的方案。這個宇航方案同經濟不無關聯,它的長遠目標是要將寶貴的原料運送到地面來。
中國摧星試驗使太空垃圾至少激增了十分之一
本周出版的美國專業雜誌「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載文稱,中國1月11日發射導彈擊毀自己的氣象衛星風雲1C,是航天史上後果最嚴重的一個事件,它使太空飛行殘片一下子激增了10%。德國科學家甚至認為這個摧星行動增加了30%的太空垃圾。德國之聲記者報導如下。
中國外長李肇星訪日時表示堅持和平利用太空
*
太空處理的馬鈴薯成為上海市民最喜愛的盤中餐
受中國導彈刺激-日本要拿出太空明晰方案
中國發射地對空導彈擊毀本國一顆廢棄氣象衛星,繼續受到德語媒體關注。「商報」稱,國際社會對中國此舉提出了強烈抗議。該報尤其注意到日本的反應。德國之聲編譯如下。
讀者來函集(2007年1月第3期)
中國「天軍」使出「撒手鐧」引來網友截然不同的看法。此外peter對台灣讀者有話就說,讀者討論了中國醫學專家援非、中國非洲政策等時事。佚名朋友則講述了自己辦理德國居留的遭遇。
上一頁
第8 頁,共9 頁
下一頁